NEWS
时间:2022-10-02 15:47:46 来源: 作者:
今年以来,安顺经开区牢牢把握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》(国发〔2022〕2 号)的实施机遇,坚持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主战略、“四区一高地”主定位和市委“1558”发展思路,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,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行动,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。
深耕特色产业,赋能发展动力
安顺经开区坚持走工业强区之路,依托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,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特色轻工产业集聚成群、加快发展,挺起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脊梁”,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“成绩单”。今年来,该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,选派20助企纾困员全脱产下沉20家企业(项目),积极帮助新企业项目做好建设用地、规划报批、环境评估、资金筹措等工作,推动项目落地开工;帮助续建项目解决土地、资金等问题,确保项目投产达产,产生效益。
坚持创新驱动,增强产业发展动力。紧抓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”“互联网+”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战略机遇,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“调转促”中的重要作用。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中心,支持贵飞、风雷、百灵、天马虹山轴承等企业申报国家级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,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。
强化市场主体培育。及时梳理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培育企业,并结合企业发展特点,建立企业问题清单和纾困解难台账,制定“一企一策”帮扶措施,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队采取“户户过”方式,逐户走访企业,全力做好服务,如:帮助新民食品、挚潭钢结构等企业解决融资贷款500余万;在最快时间内帮助禾动力、文鑫包装办理生产许可证,帮助亚东胰岛素、得宝农业科技等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等。
聚焦产业谋划,推动技改升级
按照国发〔2022〕2号文件政策支持方向谋划推动工业项目93个,其中新建在建项目40个,预备项目53个,项目总投资约248亿元,累计完成投资约21亿元。
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。聚焦产业项目、实体经济,坚定不移抓投资、上项目,依托精准招商,积极“建链、补链、延链、强链”,千方百计挖存量、扩增量、拓空间。聚焦主导产业建链,聚焦产业配套补链,聚焦科技创新强链,聚焦产业前沿延链。巩固提升高端装备制造、民族医药、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,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实施工业增比进位、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,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,抢抓广州对口帮扶安顺的契机,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、制造业产业转移,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,加大企业上规入统培育扶持力度,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入统,夯实工业发展基础。
推动产业技术改造升级。深入实施“千企改造”工程,推动企业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数字化改造,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,在航空航天器材、轴承、食品深加工、制药等行业以离散制造为主的生产车间,推广应用智能数控设备、传感识别技术、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装备与管控技术,实现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管控、生产环节智能化协作,打造数字驱动智能工厂,实现提质增效。
抢抓发展机遇,助力工业突破
经开区牢牢把握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》(国发〔2022〕2 号)的实施机遇。搭建军民融合示范平台。依托区内科研机构、大专院校以及军工企业科技人才优势,抓住国家对安顺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机遇,加快云马、风雷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步伐,建成百亿级园区,到2023年航空及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。
搭建大健康医药产业平台。抢抓省、市重点扶持百灵集团成为100亿元医药企业的新机遇,推进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,加大扶持百灵集团改扩建、宝林中药饮片二期等项目,打造一批全国同行业医药优势产业。再次,搭建现代服务业示范平台。用“文振经开、黔城安顺”的品牌,不断把蛋糕做大,以完善的文化旅游设施建设,配套反哺工业建设;积极培育总部经济,稳妥发展民间金融机构,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、债券融资,建立私募股权基金及融资担保机构,激发民间资本活力。
抢抓东西部协作契机助推新型工业化。抢抓广州对口帮扶安顺的契机,积极推动“穗安产业园区项目”落地建设,着力深化工业产业、劳务、消费“三个协作”,不断增强我区内生发展动力;着力构建优化人才支撑体系,不断提升与广州市工业产业协作质量和水平。